St Angela Merici

聖女安琪 St. Angela Merici (1474-1540)

吳甦樂修會創始人,聖女安琪St. Angela Merici (1474-1540),她生活在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,ㄧ個與現代頗類似的時代物質文明突飛猛進,社會道德卻日趨腐敗,聖安琪的堅強信仰、勇敢冒險、充滿智慧、散發慈愛,吸引了各階層的人,是輔導工作的先驅,她告訴會友們,以不斷的祈禱與主結合,以母親的心腸護導青年,在社會上發揮酵母的作用。

歷史背景

  1. 世界歷史
    1. 航海術的進步促成新大陸的發現,伽瑪1497發現繞道南非的好望角可抵西印度群島;哥倫布1492發現美洲;加伯爾(Cabral)1500發現巴西。
    2. 文藝復興及人本主義:人對自己的創造力有新的體認,藝術上有米開朗基羅的慟子圖與梅瑟雕像;達文西的蒙那麗莎,最後晚餐圖。希臘拉丁文學認為人本主義即理性的陶成。人開始質疑;對自己的權力有了新的覺醒;見識增廣;欲脫離中古時代的神權主義,而以人為宇宙的中心。
    3. 戰爭連連:德、義皆城邦制度,當時義大利即有八個城邦。法國1494,1498,1515入侵;奧國和西班牙1525入侵。碧夏市1509-1512被法國佔領,1512被威尼斯佔領六天,1512-1516被西班牙佔領。戰爭帶來毀壞、瘟疫、孤兒、棄嬰、性病。

    總之,十六世紀上半葉充滿個人主義、暴力、爭名奪利、財富、浪費、享樂。人以為自己是全能的,是宇宙的中心。

  2. 教會歷史
    1. 此時可說是教會歷史中最墮落的時代。教宗追求財富、地位。少年時代就被任命為樞機,及長用盡手段成為教宗。加重人民賦稅,生活如王公貴族;神職人員好色貪財;進修會者常無聖召,只因父母貧困,無法籌措嫁妝。安琪的時代碧夏市十一所修道院,僅有一所較嚴格。教友也因缺乏宗教教育,而流於迷信及相信魔術。
    2. 宗教改革:*
      馬丁路德(1483-1546)是奧司定會會士,對天主敬畏,認為人因信而成義。1517對權威挑戰,為教宗開除教籍。德國從此脫離教宗。

      * 特倫多大公會議(1545-49,1515-52,1562-63)將要理教條化。

    3. 當代聖人:Therese of Avila (1515-1582), John of the Cross (1542-1591), Ignatius of Loyola (1491-1556), Jerome Emilian (1481-1537).

聖安琪的童年

出身

安琪於1474(1470-1475之間)生於岱森農市(Desenzano)。教宗克來孟十三世(Clement XIII)時代為聖安琪列品手續中指出1474.3.12是其生日,但無法證明其真實性

幼年環境是她成聖的根源

父親為農夫,母親出身望族。有弟妹各一人,妹妹年幼即去逝。自幼受單純的鄉間教育長大,每晚和父親圍坐爐火前,讀聖人傳記。父母的榜樣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鄉下粗重的生活和規律,給予她充沛的精力和意志力,加上她大膽,敢冒險接受一切挑戰的精神,更刻畫出她的一生。鄉間的景色和寧靜,激發她對光明和永恆的渴望。

神視

妹妹去逝後,她常想到不知妹妹是否已安享主懷。一日在秋收季節,當她的同伴在田野中午餐,她依例退避到靜處去祈禱,突然在祈禱中看見天開了,天使和貞女兩個兩個列隊前行,由天上緩緩走來。當隊伍經過她面前時,安琪認出不久前剛去逝的妹妹,在貞女的行列中,她告訴安琪說,天主要用她來創立一個獻身的貞女團體,且這團體要迅速增長。這是她創立修會的濫觴。

與方濟會的關係

安琪的父母過逝以後,舅舅接她和弟弟去沙羅(Salo)同住,從此她沒有再擁有過屬於自己的家。據說安琪年紀還很輕,就矢志獻身於天主,願意度貞潔的生活。為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參與彌撒,辦告解並領聖體,她加入方濟第三會。穿上第三會會衣遵守第三會會規並致力於祈禱生活。她齋戒行善,並從聖方濟身上學得喜樂、單純、謙虛、心靈自由,及尊重他人的人格。

使徒工作

方濟第三會的 Catherine of Genoa 創立了 Divino Amore 幫助許多貧病者。安琪曾是其中一員,幫助那些被社會遺棄的垂死者,和患傳染病的人。此時,她認識了 Elizabeth Prato.EP 後來成為安琪的助手,並成為吳甦樂會的總會長。於1516,約40歲時,方濟會的長上派她到碧夏市,去安慰剛喪夫的貝登葛拉 (Catherine Patengola)。 數月後她搬入碧夏市一殷商家 Antonio Romano 中, 在那裡住了14年之久。

日常生活
  1. 住:臥室中唯一的家具是一張椅子和桌子。她睡在地上,草蓆為墊,白天捲起擱在屋中一角,以木或石為枕。
  2. 食:以蔬菜和水果為食,一週僅兩次吃麵包,從不吃肉、飲酒,在四旬期內齋戒更嚴。
  3. 祈禱:盡可能常領聖體,每天彌撒後在聖體前祈禱數小時,夜裡也花很長的時間祈禱。日間則除了祈禱外,活躍的為鄰人行愛德。當沒有蛇麼需要她幫助的事時就讀聖書。
輔導工作
  1. 對象:夫妻、父母與孩子、兄弟等

    她為他們擬遺囑,決定婚事,並為其兒女安排婚事,可稱為現代輔導工作的先驅。

    Antonio Romano說:她的聖德家喻戶曉

    Gallo記載:修道者、士紳、貴婦及市民都來向她請教,因為她帶給人深度的安全感。她的訪客包括各階層的人,和鄰近城市的人。人們開始稱呼她為”Madre”或”Madre Suor”。

  2. 談話態度:單刀直入、爽直、一針見血,觸及事物的重心。常談論貞潔、守齋、祈禱;不猶豫的以己為例,鼓勵人度內修生活。
對當代的看法

她對當時教會的看法顯出她是個腳踏實地的人。她告訴Company中的領導人說,要防患兩種危險人物,一是虛偽的修道者和懷世俗詭計的人,一是持異端邪說者。並告訴她們要努力祈禱,求天主不要捨棄其教會,而要革新這教會,已能彰顯其光榮。她稱那時代是個「危險的有傳染病」的時代。但她卻不曾以尖刻的話來反對主教們,反而多次說,應該愛護並尊敬我們的慈母教會。

聖安琪的朝聖之旅

朝聖是信德的表徵和愛德的標記。在第十五、六世紀時,許多人去朝聖。當時的基督徒對朝聖者特別尊敬,在威尼斯成的聖體遊行,人們將最好的位置留給朝聖者。安琪去逝時,她朝聖所攜帶的棍杖,也一併埋葬。離岱森農市不遠的 Machetto 有一座教堂,就奉「朝聖者聖安琪」為主保。安琪可能在那時,感到需要在她生命轉捩點有所準備,以能獲取靈感和力量,來確立她工作的方向。

第一次朝聖之旅

目的是真福 Osanna Andreasi 的墳墓。在 Mantua,Osanna 是道明第三會的會友,死於1505年。朝聖的日期大約是在她搬入 Antonio Romano 家中(1517)後,1525去朝聖前,這一旅程顯示出她看重默觀祈禱與真正聖德。歸途她還去為一位被放逐,財產被沒收的親戚求情。

第二次朝聖之旅

Antonio Romano 一直想去聖地朝聖,因此當他將此意告訴安琪時,安琪就請求能與他同行。1524年,聖體聖血瞻禮後的星期五和安琪踏上旅途。同行的還有安琪的堂兄弟Bartolmeo Biancosi。

當船隻航行至克里特島停泊時,安琪突然失去視力,因此往後的行程中,她只能以心靈的眼目瞻仰所到之處。其他的朝聖者都為她的祈禱精神所感動。歸途中他們的船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拉瑪遭海盜襲擊,而在那而停留了八天之久。十月四日聖方濟的瞻禮日才又繼續航程。同行的上有兩艘船,當夜暴風雨大做,打翻了那兩艘船。風浪後又遭海盜和土耳其人搶掠,後來一陣強風將船吹到 Slavanie 海岸而獲救。大家歸功於安琪的祈禱。歸程在克里特島Candia她又恢復了視力。當他們返回威尼斯時,人們要求她留下來照顧貧病者,安琪因此縮短了旅程,悄悄離去。於11月25日安抵碧夏市。

第三次朝聖之旅

時於1525年,雖然她才從聖地朝聖回來不久,但願在聖年中得到大赦,而與兩位神父同行。在羅馬時遇見在聖地相識的一蒙席(Msg. Della Puglia),透過他的推薦,安琪得與與教宗克來孟七世私下交談。教宗久聞她的愛德善工,邀請她留在羅馬服務,但安琪請求回到碧夏市,因她知道天主要她在那兒開始一項新工作,而教宗沒有勉強她留下。

Varallo 朝聖

義大利人希望在本國內設有朝聖地而大興土木,仿巴勒斯坦式樣建築了許多教堂。安琪於1529、1532兩度去朝聖,以更新她去聖地的信仰體驗。回程時她去拜訪好友Stefana Quinzani,她已瀕臨死亡。Stefana Quinzani是一道明會僕人的女兒,年幼失怙,後來成為修女,天主給她五傷的特恩。

第二次朝聖歸程中,她訪問了方濟史佛哲 (Francesco Sforza) 以分享其喜樂。F.S.不久後即去世,享年43歲。

聖安琪避難之旅

至Cremona避難

  1. 歷史背景
    1. 法西戰爭爆發對義大利構成威脅。1525年查理五世以圖謀造反之罪囚禁了米蘭公爵方濟史佛哲 (Francesco Sforza)。教宗克來孟七世被軟禁,至1529年六月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與梵蒂岡簽訂合約後教宗獲釋,返梵蒂岡視事,但健康大受損傷。
    2. 1528年米蘭公爵逃至碧夏市避難,與安琪建立深厚友誼。當他到碧夏市時身心俱疲,聽說了安琪這人,便差人送信,請安琪去見他,後來還請安琪作她的神師。
  2. 安琪與奧司定加祿 (Augostino Gallo),貝登葛拉 (Patengola)

    去加祿的家中避難。在那兒安琪繼續為需要她的人服務,在她的小房間整天都有人去看她。去看她的人包括神職人員、善良百姓、貴婦及權貴。

  3. 在這段期間由於長期禁食齋戒,安琪的健康急遽惡化。在她臨終前,貝登葛拉為她寫了墓誌銘,並誦念給她聽。他向安琪說:歡樂吧!明天我將把它刻在你的墓碑上。安琪就為了要回歸天父懷抱,興奮的坐了起來。她的快樂使得她從死亡邊緣又回到人世。
  4. 1530年戰亂結束難民結束了在 Cremona 避難的日子返回故里。

聖安琪的神恩

聖安琪是一個完全獻身於天主的貞女(virgin),也是一個愛的教育者(educator of love)。她堅信天主對她的愛。她的生活是對這份愛好毫無保留的奉獻。她稱天主為”Lord, my whole life and being.”她對天主的愛是單純的,渴望成為完全屬於主的人。

在她的安貧中,她鼓勵別人將幸福、快樂和愛只放在天主身上,完全信靠天主。

在她的行政工作上,她完全因愛而照管她的團體。

在她的需要和痛苦中,她在耶穌基督足前找到避難所。

我們是基督的真實淨配。她與天主和兄弟姊妹的關係是同一的。她與其他任何人的關係就基於這份愛。她自由的愛。她在服務人群時將自己交付出來。在其寫作中她使用「愛德」一字達六十四次之多。

她的使命好像是要讓人們知道天主對他們的溫柔,帶領人發現天主的愛,並把重點放在家庭上。因為愛就源自於家庭,並由家庭裡擴散出來。她要求跟隨她的人必須以愛和愛德為先,同時保持團體中的一致與和諧。聖安琪的特恩遠超任何一切形式。她引領別人去愛。她為我們的確是為愛的教育者。